旱季下的羅馬:當象徵富饒的噴泉步入乾枯
udn /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/ 文化視角
旱季下的羅馬:當象徵富饒的噴泉步入乾枯
走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上,會看到兩道橢圓弧狀的柱廊圍繞廣場周圍,聖彼得大教堂就位在與入口相對的另一端。在整個廣場上,除了有高聳的方尖碑,南北兩側還各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噴泉。三個物件共同位在廣場上的南北軸線上,形成了相互呼應的美麗景象。
但在今年夏天,廣場上的噴泉少見地停止運作,源源不絕的泉水頓時消失。雖然廣場景觀宏偉依舊,但沒了水花的噴泉總是遜色許多,少了那麼一點巴洛克景觀規劃的獨特韻味。
關閉聖彼得廣場的噴泉不是單一案例,同一時間在羅馬城內,已經有許多噴泉也是如此,獨留美麗的噴泉雕像供人觀賞。會有這種少見情況,和今年氣候有絕對關係。
▌義大利嚴峻的夏季用水危機
對義大利而言,今年是個過度乾燥的一年。春天降雨量遠比往年來得少,幾乎快要打破60年來的最低紀錄。早在年初,就有種種跡象預告了缺水問題,但隨之而來的夏天依舊乾燥,降雨量也比年平均少了至少七成。更糟糕的是,今年夏天也異常乾燥,尤其是熱浪發生時,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可說是稀鬆平常。這讓義大利的缺水問題更顯嚴峻,使農、牧業的損失不斷攀升。如今,就連民生用水都難免受到影響。
在首都羅馬,市府已經在6月底時關閉城內部分噴泉,以及上千座俗稱為「Nasone」(字面上的意思是大鼻子)的飲用噴泉。但最近的水情觀察卻發現,這麼做尚且不足以解決水患。為了滿足用水,人們過度抽取羅馬近郊的布拉洽諾湖(Lake Bracciano),水位大幅下降的程度甚至已危害到當地生態環境。羅馬所屬的拉齊奧區(Lazio)區政府因此在七月下令,暫時禁止羅馬水利公司繼續抽取湖水。
焦頭爛額的羅馬水利公司,只好考慮進一步在羅馬實施時段性供水,每日停水八小時。這項計畫原本要在7月底時實施,但遭到到羅馬市長與衛生部門的強力反對,特別擔心此舉將不利於城市公共衛生,最後依舊維持全時段供水。衛生考量有其道理,但這無法解決缺水問題,已經有人觀察到部分地區水壓降低、減緩供水量的情況。而且只要在接下來幾個月都沒有出現顯著降雨,時段性供水的可能性依舊存在,城內噴泉也將持續停止運作。
▌教宗的環境關懷
現在的梵蒂岡雖為獨立國家,但自古以來和羅馬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如今以停用噴泉的方式,與義大利共同面對缺水問題。梵蒂岡發言人柏克(Greg Burke)向媒體表示,這麼做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,因為梵蒂岡噴泉採用循環利用,而且也沒有面對如此艱困的缺水危機。但梵蒂岡仍然與羅馬城用著同樣水道與水源,有必要以此舉表示對現況的關心與協助。
梵蒂岡的官方媒體在提及此事時,更延伸提到教宗的環境關懷理念,尤其是他在2015年公開的通諭《願上主受讚頌》(Laudato si’)。環保議題一直是教宗方濟各相當重視的公共事務,曾在許多場合公開呼籲世人應當投以更多注意力,《願上主受讚頌》其實就是各面向討論的總結。「用水問題」即為該文的其中一段重要內容,方濟各提到:
人類的生命、以及陸上和水中生態系統都離不開水。清淨的水是健康保育、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必要前提。人們已經習慣享用持續的供水,但現在有許多地方的需求已經超過了環境承受力……許多需要豐沛水源的大城市已經體認到缺水問題,但在此關鍵時間,仍然缺乏適當、公正的管理辦法。
以今年的缺水問題為契機,梵蒂岡持續彰顯教宗的理念,希望世人能夠多加想想,這次的缺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無水可用。當梵蒂岡的噴泉乾枯,背後代表的是人類在面對環境變遷時的無力,以及共同面對問題的急迫性。
▌象徵著「富饒」的噴泉
在歷史上,還有許多教宗當像方濟各這樣,相當重視羅馬城的用水問題。雖然彼此關心的出發點不盡相同,但過去與現在相互對比,讓這些乾枯的噴泉更顯得十足諷刺。
回到16世紀初,當教宗仍握有羅馬城的統治權時,這座城市也面臨嚴重用水問題。古典時代的水道已經停用多時,主要水源只能依靠城內的台伯河。如不是特別富有,否則大多數人都只能住在沿著河道的平原地帶。環境限制使得羅馬城的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市西半部。
1585年教宗西斯圖斯五世上任,隨即在羅馬推動一系列的大型公共工程,包括了遍及城市東半部的供水系統。以山丘地形為主的東半部地區風景宜人、空氣清晰,可惜長久以來因缺水問題而罕有人跡。他派人到羅馬郊區尋找合適水源,同時整修古典時代遺留的水道,萬事俱備後,新鮮的水源就流到羅馬城牆外,再轉為地下水道牽引至各處,日後成了各座噴泉的重要水源,為當地發展奠定重要基礎。
在某一段地下水道的終點處,教宗特地修建了摩西噴泉。其外觀仿如凱旋門共分為三個開間,每個都有如同壁龕的內凹空間。正中央的開間放置摩西雕像,水源從腳底湧出。雕像造型採用了《聖經》裡,摩西向猶太人供應泉水的典故,頗有將教宗與古代先知相類比的企圖。
藉由這個工程,西斯圖斯五世向世人宣布他才是羅馬城的實質統治者,而且更重要的,是位有能力帶來美好生活的偉大領袖。隨後在巴洛克時代出現的大量噴泉,其實都和當年的企圖心有異曲同工之妙——羅馬城的重要性必定要建立在舒適的公共建設上,只有如此才能宣揚教宗的威望。
無論歷代教宗究竟懷有多少私心,不可否認的是,因為他們的努力,在現代水利設施出現前,羅馬已經以「大量美麗、便捷的噴泉」而聞名歐洲。換句話說,噴泉不僅是城市地景的裝飾,更是優良生活品質的保證。無怪乎有些學者會認為,在過去,源源不絕的泉水也是「豐饒」的象徵。
無論三個世紀前的教宗與現任教宗方濟各有多大不同,都一致認同清澈水源是構築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,而噴泉的存在就乘載了這些對環境、對社會的省思。在過去,噴泉等於人類克服自然環境、追求便捷後的成就;到了現在,噴泉的實用性雖然降低,卻讓人們更直接感受到嚴峻的用水問題——曾一度代表豐饒的噴泉,如今卻成了水源日漸乾枯的最佳見證,三個世紀前的教宗大概都沒能預想到,當年辛苦建設的噴泉竟然還有這種「用途」
現在的缺水問題很難不與人禍脫離關係。暫且不論以全球為規模、極其複雜的氣候變遷,羅馬的水管因年久失修造成嚴重漏水,在此缺水之際,更成了難以忍受的缺失,逼得水利公司趕快趁此機會更新設備。只希望到了未來,這些噴泉仍能一如往常地運作下去,既能象徵著這座城市的歷史,也能夠永遠代表著無需擔憂的用水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