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未經協商逕自開啟M503新航路,挑動了兩岸敏感神經,也將檢驗台美關係的強弱虛實。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認為,這是北京經過算計和評估後,對蔡英文政府施壓的行動。他希望美國政府強調兩岸應對話解決類似問題,並呼籲中國要確保不會造成飛航危險。不過,美國國務院官員僅表示:「我們反對台海任何一方改變現狀的片面行動。我們鼓勵北京和台北當局進行建設性對話,有關台海飛航與安全相關議題,應由雙方對話來決定。」無關痛癢的官話,可能讓蔡政府大失所望。
蔡政府的抗議似乎不能產生任何效果,不但大陸官方未予理會,還引來在野黨的嘲諷。其實M503航路早在2015年就由「國際民航組織」核定通過,但在實際執行前曾與當時的馬政府協商,經過雙方協商取得折衷方案後執行至今。如今北京決定擴大執行,民進黨政府卻連協商的機會都沒有,其實該檢討的是民進黨政府自己,為何在事關國防與飛航安全重大問題的發言權不增反減。
民進黨全面執政後,北京愈來愈憂慮台灣走向獨立。蔡英文任命的大法官多數有台獨傾向,《公投法》門檻降低,更讓北京憂慮台灣政局恐將失控,因而決定對台灣採取更多強勢作為,要求蔡政府接受「一中底線」的對話協商基礎。在擴大啟用M503航路後,相信還會出現一連串軍事壓力行動。
面對北京片面啟用M503航路,蔡總統透過英文推特指出,「穩定的兩岸關係對區域安定至關重要,中國近期頻繁的軍事活動,以及啟用M503航路等單方面作為,無助區域穩定,實應避免。台灣將持續維護現狀,也呼籲各方共同攜手努力」,措詞還算溫和理性,但是,蔡政府刻意訴諸國際社會,請美國出面主持公道的盤算,顯然已經落空。另有媒體以社論強調,美國的表態將是影響台灣下一步關鍵,更凸顯其尚未跳脫冷戰舊思維,殊不知川普總統強調「美國優先」的東亞戰略,只對賣軍火有興趣,已經不想再捲入台海兩岸的政治糾葛,台灣如果想繼續緊抱美國,就必須付出更大代價,美國相關智庫已要求台灣大幅擴增國防預算,增加對美軍購。
從2016年台灣無法參加「國際民航組織」年會,到2017年5月底台灣被拒於「世界衛生大會」門外,6月中旬巴拿馬斷交案,以及今年初的M503航路事件,已經證明美國兩岸議題影響力的式微,再加上美中軍力消長變化趨勢,讓美國駐西太平洋軍力,對應擁主場優勢的共軍已難有勝算,也讓台海軍力動態平衡傾向對北京有利。共軍機艦繞台行動常態化,除了對台灣形成心理與實質安全壓力外,也是向美、日兩國釋出「不要干涉中國內政」的訊號。
近來,美國國會與智庫圈出現「疑中友台」聲浪,要求川普政府強化美台軍事合作質量。但是,美國與日韓兩國保有軍事同盟條約關係,並與北京簽署多項軍事互信機制協議與備忘錄;同時,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首長積極走訪東京、首爾、北京,商討東亞安全重大議題,卻不能到訪台北會談協商安全議題,凸顯美中台三邊戰略利益結構比重差別仍然懸殊,更是在提醒蔡政府對台美關係強弱虛實,不應有不切實際期待與認知。
面對北京的強勢作為與中美競合關係複雜情勢,蔡政府除應密切掌握美中綜合國力消長變化趨勢、川普政府對北京的政策與作為變化、美國應對台海兩岸新形勢的態度變化,以及北京對台政策的措施變化等關鍵指標外,蔡政府還應該調整一廂情願「擁美抗中」舊思維,勇敢提出「一中」內涵的兩岸政策新論述,為北京當局鋪陳優雅的下台階,才能避免被善變的川普吃定。
北京國安戰略已把美台軍事合作,視為中國處理「台灣問題」,取得「藍色國土」的障礙,屬於攸關國家安全重大課題。蔡政府若誤判形勢,爭取加入美國的「印太戰略」陣營,挑釁北京敏感神經,甚至自願被美國綁在戰車前端與北京對著幹,恐為台海軍事危機埋下火種,並替支持「武統論」勢力提供師出有名藉口,將為台灣人民帶來災難。
(旺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