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憂再生能源缺點 林義雄:勿聚焦細節、推翻大方向

民憂再生能源缺點 林義雄:勿聚焦細節、推翻大方向

2017-09-10 16:07

〔記者張議晨/宜蘭報導〕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今受邀到宜蘭慈林基金會演講,有民眾詢問,現行再生能源都有缺點,究竟哪項再生能源對台灣才是最好選擇。李遠哲回應說,汙染在製造過程可控制,但究竟哪個勝出,還不一定。林義雄則說,綠能只在於我們要不要做,並非聚焦在細節,來推翻原則及大方向。

  •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(右四)今受慈林基金會創辦人林義雄(右三)邀請,到宜蘭慈林新館演講。(記者張議晨攝)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(右四)今受慈林基金會創辦人林義雄(右三)邀請,到宜蘭慈林新館演講。(記者張議晨攝)

慈林基金會創辦人林義雄今邀請李遠哲到慈林新館演講,講題為「2050年的台灣與世界」,議題聚焦在全球環境問題。

民眾提問時指出,太陽能板製程有汙染疑慮,而洋流發電也有生態風險,究竟哪項再生能源,才是台灣最好的選擇。

李遠哲說,目前太陽能板已進步許多,例如在加州,花費1萬美金就可以30年免交電費,表示太陽能已具備穩定性,且可長時間使用,至於風力發電,也有缺點,要說哪一項能夠勝出,還不一定。

林義雄也舉自己為例,他說,他自家裝設34瓩太陽能板,約花費250萬,若全台有8萬戶裝設,總經費2000億,發電量就等同1座核4廠。林說,「問題只在於我們要不要做,要不要改變,而非用細節來推翻原則及大方向」

李遠哲也提到台灣「過度開發」問題,他認為,台灣產業結構是歷史造成的結果,過去偏重石化、鋼鐵、水泥,但到底要生產多少才夠?電力又要多少才夠用?政府要好好檢討,而非一昧拚經濟,讓產業擴充再擴充。

李遠哲強調,台灣在急速減碳的過程中,產業結構要改變,若徵收碳稅、能源價格提升到2倍,很多工業在台灣就不能生存,但耗電低、高附加價值者就能生存,政府在這之間應做取捨,這才是國家要走的路。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地理地球科學, 社會新聞 and tagged , , , , , , , , . Bookmark the <a href="http://rotary3462.org.tw/wpfamily/?p=542" title="Permalink to 民憂再生能源缺點 林義雄:勿聚焦細節、推翻大方向" rel="bookmark">permalink</a>.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