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詠盛/什麼?講仁義也可能是利己主義者?

周詠盛/什麼?講仁義也可能是利己主義者?
沃草烙哲學 04 Sep, 2017
圖/沃草烙哲學

圖/沃草烙哲學

某國家有一位國王和十位領主,每位領主下轄一百位農民。每年農民辛勤耕種、施肥與收割,並將十分之二的收成交給領主,而領主則把自己十分之二的所得繳交給國王。
即便每年可免費獲得相當於四十位農民的收成,但身處戰亂時代,重視國防的國王總覺得資源匱乏。

有一天,一位姓孟的名人來訪,看樣子是想應徵CEO。國王於是拋出了他的第一道面試題目:
您大老遠跑來,想必有什麼增加我國利益的好辦法吧?
想不到,這位孟先生一點也不客氣,直接指出國王講錯話。

王何必曰利?

有些讀者可能已經猜到,這個故事是改編自《孟子》開頭的第一章: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」這段話後來被視為經典,或許是因為孟子給人一種「嗆慣老闆」的爽感。但除了嗆人之外,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?

國王您為什麼要宣揚利益呢?應該要宣揚仁義才對啊。認同仁義的人就會忠於上司與遵從秩序,所以宣揚仁義,才可以讓國家長久發展下去。如果大家成天都只想著怎麼獲得更多利益,只想著怎麼爭奪權力,國家遲早完蛋!您想想,農民總想著當領主,領主總想著當國王,為此不惜使用武力,沒當到就不甘心。如此一來,您還能在王位上待多久呢?

國王聽了,有一點心動,有一點迷惑,又有一點不甘。心動的地方在於,他知道自己是個既得利益者,而孟先生這套說法,好像是在替他的權力著想。迷惑的地方在於,這套仁義之說,是否真的那麼理所當然,那麼有效呢?不甘的地方在於,自己如果一下就被說服了,好像挺沒面子。

為此,他找來了三位比較聰明的大臣,想要聽聽他們的意見。這三位大臣都受過一點倫理學訓練,也都是直言敢諫的人,想必能夠解決國王的疑惑吧?

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,在此必須先行強調,本文目的不在於提供一個對於孟子的正確詮釋,但也不是要刻意曲解孟子見梁惠王的背景與脈絡。而是希望透過改編,以類似於思想實驗的做法,用古代文獻所提供的情境為媒介,來介紹不同的哲學理論。

義務論式的解讀

三位大臣都到了王宮,國王輪流召見他們,並轉述了孟先生的言論。

第一位大臣走了進來,並恭敬地坐在國王面前,他一聽到孟先生的「宣揚仁義」,就對國王說:

看來他跟我是同道,我們都是義務論者。義務論者認為,一個行為之所以應該做,其約束力不來自於行為所造成的後果,而是來自於行為本身。據此,這世上有些事就是應該做,譬如愛護家人和朋友;有些事就是不應該做,譬如殺害無辜的人。所以孟先生才反對您宣揚利益,因為我們所該遵循的行為原則,不該是以利益為最終依歸。

國王聽了,好像稍微懂了一些,孟先生看來的確是嚴格區別了義與利,又常常強調仁義禮智信等原則,想必他認為,這些原則是本來就應該做到的吧?不過國王又開始想,難道義務論者真的都不追求利益嗎?

大臣回答:

義務論者並不反對追求利益,如果一個行為可以兼顧道德與利益,那麼他當然會去做。但若一件事之所以能夠獲得很大利益,是以違反道德原則為代價,那義務論者是不會去做的。

國王覺得這有點道理。他揮揮手,表示接見下一位大臣。

效益論式的解讀

第二位大臣走了進來,並恭敬地坐在國王面前。他一聽到孟先生的「才可以讓國家長久發展」,就對國王說:

看來他跟我是同道,我們都是效益論者。效益論者認為,一個行為之所以應該做,是因為它能夠讓世上產出最多的善、最少的惡。在某些情況下,如果為了產出更多善,而必須打破或違反一些既定的規範,那就試著去做。而國家長久發展,顯然是一個產出最多善的考量。

國王感到有點頭痛,孟先生不是明明就反對宣揚利益嗎?

大臣敏銳地察覺到了國王的想法,他稍微想了想,進一步說:

孟先生所反對的,是追求私人利益,因為那會導致不擇手段的爭奪,但他肯定我們在國王英明的領導下,要一同追求眾人的公共利益。聽說孟先生素來強調仁義禮智信等原則,所以我想,他是個「規則效益論者」。規則效益論者認為,如果有一套合理的社會規範,整體來看可以為大家產生最大利益,那我們就應該遵從它。儘管在某些特別情況下,遵從它可能會有一點負面效果,但那是可容許的成本。當然,原則上這套規範要能夠產出最大利益,如果不能的話,就要考慮修改它。

國王聽了,點了點頭,覺得挺有道理。他揮揮手,表示接見下一位。

利己主義式的解讀

第三位大臣走了進來,並恭敬地坐在國王面前。他一聽到孟先生的「您還能在王位上待多久」,就對國王說:

看來他跟我是同道,我們都是倫理利己主義者。倫理利己主義者認為,一個行為之所以應該做,是因為它最終對行為者有利,反過來說,如果這個行為無助於提升你的利益,你就沒有義務去做。

國王聽了,頭又開始痛了起來,孟先生不是反對私利所造成的武力爭奪嗎?

這位大臣觀察到了國王的疑惑神情,他緊接著補充:

當然,這裡所言的利己是一種長期考量,是會為了長久大量的利益,來犧牲短暫小量的利益。孟先生所言的武力爭奪,的確是出自於獲利的動機,但它的風險太大,有受傷甚至致命的危險,長期來看是不利的。大家都遵從一套合理的社會規範,長期看來才是有利的。

國王楞了一下,這種說法和前面的規則效益論好像沒什麼差別吧?

臣子嘴角邊浮現一抹神秘的微笑:

現在您是國王,在這套規範之下,您是國家裡獲利最多的人。如果您是利己主義者,最好的做法是,努力讓大家不去質疑這套規範的合理性,最好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去遵從,而不去考慮這套規範能夠對大家有多少利益。所以,您應該向大家宣揚仁義,讓其他人當義務論者,但您自己則考量自己的最大利益即可。所以孟先生雖然開頭大力宣揚仁義,但最後卻是為您的王位考量啊!

國王一聽,感到非常震驚,他沒想到孟先生之言有如此深意,他得好好考慮怎麼對待孟先生,才能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了……

結語

在這個故事裡,國王其實不能肯定孟先生是持哪一種立場,但他更願意採取利己主義式的理解。從此我們可以發現,對於「宣揚仁義」一語,至少可以有義務論、規則效益論、倫理利己主義等三種解讀。也就是說,同樣一個「宣揚仁義」的行為,可以分別被這三種理論所支持:若採取義務論立場,則所謂「仁義」,是指一套本來就應該去遵守的行為原則。若採取規則效益論立場,則所謂「仁義」,是指一套為了眾人長久利益而設計的行為原則。若採取倫理利己主義立場,則「仁義」是指一套為了讓自己最有利而希望他人都遵守的原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中國哲學的圈子裡,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討論孟子思想屬於哪一種西方倫理學主張。單就上述三種解讀來比較,義務論是最為主流的詮釋,效益論亦有少數人主張,至於倫理學利己主義,其實很難找到其他文獻支持,只能算是本文的一種想像。而這種想像,是為了帶出以下的問題:

  • 如果你是國王,你會採取利己主義的立場嗎?
  • 如果你是領主或農民,你會希望國王採取哪種立場呢?
  • 我們所選擇的倫理學立場,會被我們所屬的身分階級所左右嗎?

我在某高中的哲學課堂上,曾試圖讓學生分別扮演國王、領主與農民的角色,然後再問他們孟子說得有沒有道理。我發現,相較於直接分析義利之間的關係,透過這個扮演過程,學生更能掌握「仁義」的多種可能意義。因為扮演農民或領主的學生,直覺地不肯把自己的收益白白交給上級,所以他們更會去思考「仁義」到底有什麼功能,甚至不同角色是不是會想要不同「仁義」。

本文可以算是這次經驗的一種補充或延伸。

參考文獻

  1. 對於孟子的義務論式詮釋,可以參考李明輝《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》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5,第五和第六章。
  2. 對於孟子的效益論式詮釋,可以參考蔡信安〈論孟子的道德抉擇〉,《臺灣大學哲學論評》第10期,1987年1月,頁135-175。
  3. 對於孟子義利關係的觀點整理與比較,可以參考葉仁昌〈孟子政治思想中義利之辨的分析:四種主要類型的探討〉,《政治科學論叢》第50期,2011年12月,頁1-36。

 


 

  • 周詠盛,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,業餘歷史愛好者,定期在高中教哲學課,研究興趣是傳統思想在二十世紀以來如何被重新建構。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藝文 and tagged , , , . Bookmark the <a href="http://rotary3462.org.tw/wpfamily/?p=78" title="Permalink to 周詠盛/什麼?講仁義也可能是利己主義者?" rel="bookmark">permalink</a>.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