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社論/獵雷艦弊案不能收拾,將成國際醜聞
獵雷艦風暴不斷擴大,承包該艦戰鬥系統設計和安裝的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,已令下游廠商全面停工。如此一來,慶富無法繼續執行造艦計畫,國防部恐怕只有與它解約一途。此外,慶富和吐瓦魯合作造船,卻無法如期交船,甚至還將船隻拿去私貸九億元挪為己用。慶富事件若遲遲無法收拾,勢必從國內弊案升級為國際醜聞。
慶富案火勢一再延燒,主因是政府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源頭截斷火苗,卻讓政客將它變成政治戰場,任由火花亂竄。尤其,朝野陣營不斷放話,拚命強調慶富這個「邪惡集團」是對手的同路人;由此看,慶富誠然可惡,但一些興風作浪者其實更為可惡。
慶富董事長陳慶男靠造漁船起家,藉跨足軍工產業以擴張事業版圖,原無可厚非。但他之所以弄到今天身敗名裂,主要在於「太貪」:除了獵雷艦,他還承包基隆海科館,又在中國大陸投資主題樂園,大肆擴張,過度操作財務槓桿的結果,終致周轉失靈。慶富更鋌而走險,偽造文件向銀行團詐貸,這是典型經濟犯罪,也是「蛇吞象」不成而身亡的標準案例。但是,當初若沒有朝野政治人物的競相「加持」,慶富何以能如此自我膨脹?
馬政府時代,慶富獲公股銀行聯貸;蔡政府時代,獲得軍方提前交付履約款,經費甚至來自其他軍購「流用」。前後兩朝的問題其實一樣,因為「國艦國造」的目標太過「偉大」,導致相關的行政、放款、徵信和監督程序都變得鬆散,甚至自我矮化。海軍不顧合約而提前交付廿四億履約金,即是最明顯的例子。此外,不少政治人物平日與慶富私下交好,甚至暗中提供逾越法律界線的協助;一旦東窗事發,立刻跳出來痛罵「奸商」,抹黑一切合法政商關係,急著把弊案大帽扣到政敵頭上。這種行徑,讓人作嘔。
身為採購獵雷艦業主的軍方,理當嚴格監督造艦計畫的程序,結果卻只見海軍「體諒領袖苦心」的諂顏。軍購進度易受國內外因素衝擊,因此各計畫相互「調頭寸」,不能說毫無前例。但是,獵雷艦去年兩度「借款」共卅八億元,已達明年度國防軍購總額十五分之一;尤其第二次廿四億,不但挪自包括陸、空軍多項計畫,更是在無合約義務之下提前付款給慶富。如此將「便宜行事」用至極限的作法,海軍還幫部長馮世寬撇清,說海軍自己就可拍板挪錢;這種說詞,誰能相信?
這種「逢君之惡」的文化,正是近年國防沉痾的根源。例如預算長期偏低、募兵制貿然上路、廢除軍中檢審等,軍方明知高層想法不可行,卻昧於愚忠或貪圖倖進,不敢犯顏直陳,甚至搶著頌揚背書。將帥們貪戀祿位如此,這樣的軍隊如何令人期待?
在立委、名嘴將獵雷艦案吵得沸沸揚揚之際,人們並未看到政府高層的果斷拍板,或檢調體系的公正調查。在此期間,蔡總統不改上任以來遇到棘手事件即「神隱」的作風。本案事涉國艦政策及公股銀行重大損失,該如何收場,均非銀行團或軍方能單獨決定,但蔡英文至今卻無政策決斷;包括總統府可能有高層涉及關說付款,總統卻把答案留給路人猜測。更可怕的是,偵辦此案的高雄地檢署,除不斷表現出自己的辦案偏好,甚至刻意對特定新聞點釋放不實訊息以逢迎上意。在這種上推下迎的情況下,獵雷艦案當然只會被慶富詐貸問題拖著走,並隨之俱沉。
陳家父子的詐貸行徑,當然應該依法偵辦,嚴予追究。但是,如果政府無法拿出公正的立場和果斷的決策,只是任由政治人物和名嘴將此案變成政治抹黑的題材,這個案子不僅會葬送國艦國造的大夢,捅出台灣戰力的大缺口,也會把藍綠政黨一起拖下泥淖,更讓台灣變成國際醜聞的笑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