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能源不穩 德頻傳「負電價」

再生能源不穩 德頻傳「負電價」

2018-01-08 23:35聯合報 記者曹國維╱即時報導

過去20年,德國投資2000億美元(約台幣6兆元)鼓勵潔淨能源產業。這筆投資如今有了具體成果,德國在今年元旦達成完全由再生能源供電目標。不過,由於燃媒、核能電廠無法即時降載,多餘的電力必須透過電網賣到國外,形成負電價情況,這也凸顯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問題。

事實上,今年元旦並非德國首度發生負電價,紐約時報報導,去年耶誕節德國就曾發生同樣狀況,原因包括許多工廠因假期停工使得用電量下降、當時氣溫偏高降低了取暖用電、風力比平常強讓風力發電量大增等等。

報導中說,德國政府以綠能優先,其他燃煤等傳統基載電力都必須配合綠能調整發電量,但這些傳統發電方式很難迅速降載,因此光是去年,德國就發生超過100次「負電價」情況。

以歐洲電網運作而言,德國只要發電量超過需求量,就會在國內產生負電價,因此這種情況很常見。不過,和傳統發電方式相比,再生能源發電情況很難預料,因此德國大量仰賴綠能後,負電價情況會比過去更常發生。

德國非常仰賴風力,2015年其風力發電量就是歐盟第一。但風電是一種靠天吃飯的方式,發電量多寡和氣候型態息息相關,較難掌控。在一般情況下,風力發電占德國總發電量12%,但在風大的日子,風力發電量可能增加數倍。

風力發電大增時,燃煤和核電等傳統基載發電廠無法立即降載,因此就會發生發太多電的負電價狀況。

除了德國,比利時、英國、法國、荷蘭和瑞士等歐洲國家都曾經歷負電價狀況,只是德國發生頻率最高,時間也最長。去年10月,德國一度負電價達31小時。

風力和太陽能都無法隨心所欲調控,在需要電力的時候加強發電。目前的蓄電技術也不夠先進,無法將多餘發電妥善儲存,而且部分老舊燃油電廠提高和降低發電量時不夠迅速。德國柏林Energy Brainpool能源諮詢公司總經理柯斯說:「我們現在的技術無法視需求量發電,只能看天氣發電。」柯斯說,這是轉向再生能源發電的主要挑戰之一。

德國蓋爾森基興的風力發電機組和一座燃煤發電廠煙囪。美聯社
德國蓋爾森基興的風力發電機組和一座燃煤發電廠煙囪。美聯社
德國電價再生能源

延伸閱讀

跨年夜空汙爆發 台電元旦將持續降載

霧霾壟罩 燃煤電廠自主降載創單日新高

減煤救空品 台電兩個月降載87次

電廠降載了沒 上網立即查

產業用電大戶 強制種電

產業用電大戶 強制種電
2017-10-26 03:28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/台北報導

圖/經濟日報提供
圖/經濟日報提供

行政院推全民種電,產業用電將兩路並進,擬修法強制800瓩以上用電大戶,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;及建立產業園區分散式綠能電網,可因應停電,明年先鎖定南科、彰濱等四個專區示範推動。

行政院長賴清德昨(25)日召開加速投資台灣會議,由經濟部報告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方案,經濟部長沈榮津在會後記者會表示,屋頂類型包括工廠、住宅屋頂及偏鄉部落,其中工廠屋頂主要有兩項作法。

第一,準備要求(用電契約容量)800瓩以上工業用電大戶,一定比率要裝置太陽光電;第二,會要求工業區、加工出口區及科學園區的廠房屋頂裝太陽能板。

在工業用電大戶方面,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,將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,用電大戶應在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,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或儲能設備,或購買一定額度的再生能源憑證。

法律明訂後,再由各地方政府依自治條例授權,另訂子法執行。官員表示,目前包括台南、桃園、台中、高雄及台北市都有類似規定,未來立法全國一致性後,可創造更大市場。

至於產業園區部分,則要建立園區分散式智慧綠能電網,以因應停電等電力臨時狀況,等於透過自給自足方式分散電力來源,不是只靠台電設發電廠供電。

整個行動方案推動期程是2018年到2020年,明年將先鎖定台南南科、彰化彰濱、高雄林園及桃園坑口工業區等四個產業專區,示範推動分散式綠能電網,後年開始擴大實施。

政府也會採取一些誘因,包括前高、後低躉購費率,把電賣給台電,加速投資回收。

圖/經濟日報提供
圖/經濟日報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