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館是觀光產業亮點

近年來,國內觀光事業蓬勃發展,甚至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焦點,只因觀光工程就是國力展現的現場,不論它是屬於硬體建設或軟體實力,在在表現一個地區的繁榮現象。

諸如交通建設、餐旅業的品質,或是文化景點的整理或設備,以現代文明來說,包括了環境的整潔、科技應用的方便,都可以參佐先進地域的做法,這項接近視覺性與實用性的設施,是有財力就有機會成型;但是軟體力量則來自知識、倫理與秩序,都是「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」的進程,非得長期培育人性、人才、人品的美好價值觀不可。

換言之,觀光事業除了物質建設外,其精神的滿足,才是觀光的重點。何謂精神愉悅,必須有幾個條件,首先是身心健康,才有追求精神生活的慾望。那麼,這個精神必先是知識的、社會的、文化的,也是美感的感受與富有。

為何要有知識,所謂不「知」則不「覺」,有知識才能感覺環境。從異地來的遊客,應該為他們準備怎樣的資源,社會安定、價值明確、行止高雅的表現,也要提供怎樣的條件。文化與歷史是否深遠,可提供遊客學習,或解決時空的差異,又能在哪個地方求得他們的需要?以及舒適旅程或在視覺中採集美的形式,或做為心靈修為中的場所,都要有深層的準備,至少要提供可以滿足遊客求知的場域。

訂定上述的條件與標的,便可做為當下觀光品質與吸引旅客的各項措施。它是長期的認知與投資,雖然也可應用各項政策的優惠,來增強人數的增長,若能有被觀光的焦點,或非到此一遊的吸引力,觀光事業便能穩定成長,就不必要求有特定地區遊客的措施,便可有源源不絕的觀光客蒞臨。

為了使觀光事業達到高峰現象,各國政府無不卯足了力量來增設博物館的完善。當然博物館有廣義的意涵,如文化資產或做為歷史文物的紀念物,都屬於博物館的服務範疇,然而硬體設施不若軟體專業困難,其中典藏品的搜集、研究人員的學養、教育工作者的專業、策展人的理念是否正向、維護人員的傳承等等,則是一個博物館的靈魂。當然,包括安全、科技人才的晉用與功能,亦是現代博物館運作的主要任務。

當一個博物館被完整規畫後,除了要有豐富的典藏品,與優秀的從業人員必須日積月累增強資源外,領導者也應有「增進全體人類幸福、加強文化素養與奉獻社會」的精神不可。他不只是行政工作者,也是一位學者、教師,或是傳道士,更是一位文化與歷史的傳遞者。

博物館(包括美術館)館員只分專業的不同,並沒有行政過多的牽引,全體館員在「服務社會、發展社會」(ICOM的宣言)的理想下,必然竭盡心力把博物館的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,才能彰顯該館的特色與風格。也因為有特色,就有故事,就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真實,以饗大眾的需要。好比博物館營運中,如何突顯該館是「唯一的、真實的、最好的、最難得、最名貴的、最有代表性的、最有創見的……」特質,包括只此一家,別無分店的美好。

例如,在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等都擁有豐盛且名貴的典藏品,衍生而來的故事,就是吸引大眾與觀光客參訪的誘因。又如國際間應用創意或收藏特色的博物館,以吸引遊客的參觀,每年就有百萬人次以上,或千萬人次的觀光人潮。西班牙的畢爾包、法國的羅浮宮博物館、紐約現代美術館,或東京都的新美術館等等,不僅是該國藝術文化的重鎮,也是精緻觀光旅遊的重心,包括我們故宮博物館的觀光訪客,不就是一個彌久恆新的國力展現嗎?

如何建立完善的博物館,如何培養博物館事業能量,似乎就是如何發展觀光事業的必要工程。(作者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校長)

(中國時報)